理工科專題究竟在做什麼?

Yang Research Group
8 min readAug 16, 2020

--

專題重要嗎?專題生在忙什麼?

/文 林毓淇

/編 陳庭亞

圖/【機器人講堂】怎麼定義「這是一台機器人」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胃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睏到飽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舀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            初十吃食 十一請子婿 十二請查某子返來吃泔糜仔配芥菜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三關老爺生 十四月光 十五元宵暝             平常被飛快生活步調緊追不捨的大學生,農曆新年這樣過:             初一睏、初二睏、初三一直睏、初四繼續睏、初五還在睏
圖/一首歌,學會那些過年習俗

上面的正月調耳熟能詳,歌詞內容嘛…真正了解的大概屈指可數,為什麼呢?因為生活背景不同,不曾實際體驗,即便國小閩南語課解釋過,小學畢業藏在感謝卡裡還給老師了,從此之後,只剩偶爾輕唱的歌詞……

以下正文…

其實科學研究也遇到同樣的問題……

科學方法八步驟:觀察、提出問題、參考文獻資料、提出假說、設計實驗、分析實驗數據、討論並提出結論、形成學說。相信各位多少聽過,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更是倒背如流,因為這是國一生物課第一章的必考題。對國一生來說,這個小節超級簡單,標準「背多分」的題型,只要把順序背熟,得分有什麼難!中間的小細節諸如操作變因、控制變因、應變變因…等,因為考試少考,忘得一乾二淨難免。以下簡單介紹八個步驟:

圖/科學方法示意圖

(1) 觀察:客觀觀察生活小細節

(2) 提出問題:根據觀察所得提出疑問

(3) 參考文獻資料:參考現有成果,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

(4) 提出假說:根據生活經驗、所學知識和文獻資料,提出可能的答案或解釋

(5) 設計實驗:透過實驗驗證假說

(6) 分析實驗數據:系統性分析實驗結果

(7) 討論並提出結論:對照實驗結果和假說,驗證正確性,必要時修改實驗

(8) 形成學說:假說內容經過其他科學家重覆驗證,才有可能形成學說

國中是這樣口訣式的看科學方法的,八步驟放在大腦記譩庫深處暫存,派上用場的時機少之又少,直到大學專題,終於有機會「親自體驗科學」時,問題來了…什麼?!科學不是這麼一回事!

為什麼說「親自體驗科學」要等到大學呢?在這之前,有滿滿的理論要學,每扇知識的大門都要窺看一點,大部分的學子都得面面俱到才能通往求學的下個階段,如此自然沒時間深入探索、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,遑論實驗研究?

你或許會說,有啊!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到大學專題之前不是都有實驗課嗎?是的。現在各階段的學習多強調實作、帶著走的能力,上了大學也是如此,尤其是理工科系,修課規劃表一翻開,琳琅滿目的實驗課。不過,在教學現場「實驗」兩字多少被誤用了,「實驗課」的模式多是先知道結果才開始進行,要是過程中發生的情況是教科書或文獻上沒有記載的,這很可能被定義為「失敗」的實驗,或許有些學子試圖探究理解其中可能的原因,但大多想了一下就卻步了,因為同儕和時間壓力不充許他們這麼做,與其待在實驗室腦袋打結,不如速速修正實驗,離開去準備海量的作業和考試。

雖說實驗課的參考資料大多是經過多次驗證的成熟知識,但文獻沒有記載不代表是錯的啊!很可惜的是學子一再再喪失實現科學方法的機會,而這段思考、發現、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乃是生活的必備技能,相信這是愈來愈多科系將「實作專題」列為必修課程的原因之一,期待親手做的同時,不再侷限於既定的實驗結果,科學方法繞再多次也無所謂,重要的是這一次總算實現科學方法了!

所以,專題怎麼做 ?

專題多是研究該科系專業領域的一小部分,與其說是研究,不如說是鑽研,因此,經過大學二至三年的專業訓練,背景知識仍不足以應付專題所需的能力。但此時必須找指導教授、進實驗室,怎麼辦?可嘗試幾個方法:

1. 問問自己喜歡什麼

2. 從系上的大領域著手

3. 瀏覽所有教授的專長

圖/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八大學程。

上述三招很可能都沒用?!第一,大一大二都學基礎科目,我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討厭的頂多是因為被當掉,也不一定不擅長。第二,系上領域和老師那麼多,哪來時間心力研究?著作和研究方向像天書一樣看不懂。

為此困擾很久,通常還是找不到答案,那就選一個不討厭的吧!畢竟找專題如同搶人大戰,一再苦惱該選誰時老師已被搶光,不如找個還可以、不排斥的嘗試看看,沒有說選哪個未來會是康莊大道,沒有哪個專題做了會一失足成千古恨,又不是相親一次定終身,怕什麼?

實作專題如同賣雞排?

走的依然是國中學的那套科學方法,只是…

圖/近年來社會熱議的博士G排

(1) 觀察

既然是研究,走在最前端才有其意義,不再有教科書可以依循。若老師沒有指定研究、甚至是指定實驗,那第一步就是資料搜集。這麼說或許有些艱澀,以下拿前幾年社會熱議的博士雞排說明。當一位博士生畢業後打算賣雞排,首先,他必須知道雞排怎麼做,畢竟這很可能不是大學剛畢業的他具備的能力。接著,他必須做市場調查,了解別家雞排店怎麼賣雞排,對這個產業充分理解後,才開始構想自己的雞排店。

專題研究亦是如此,初入實驗室,對其領域多是不熟悉的,首先,必須知道該領域的背景知識,畢竟課本教的基礎學科很可能沒有提及或是不完備。接著,必須大量閱讀參考文獻,了解同領的其他研究者正在進行什麼研究,這裡的研究者包含實驗室的學長姐,因為將來遇到困難學長姐可能早已走過,有什麼儀器可用也再熟悉不過,對這個領域充分理解後,才開始構想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題目。

當大學生還沒決定要賣雞排前,如何想到賣雞會遇到什麼問題呢?沒有該領域的背景知識,怎麼知道其中存在什麼問題?光是觀察日常生活細節是不夠的,重要的是「觀察」該領域的「市場趨勢」。

(2) 提出問題

知道怎麼賣雞排了,接著想想為什麼同是雞排店的生意不同?各家店的特色是什麼?怎麼在同業中生存?

了解該領域的背景知識後,接著想想有什麼值得投入的研究方向?這個領域發展現況到頂峰了嗎?還值得再投入心力嗎?實驗室的優勢是什麼?能提供的資源有哪些?

(3) 參考文獻資料

想到的點子別家店做過了嗎?沒有,那新銳的雞排店有著一飛衝天的可能,同時承擔著一敗塗地的風險。(這麼好的法子為什麼別家店沒想到?)若是有,那有路可循,依著別家店的作法,想想怎麼做得比他好,有什麼可以改進的,或許就是最大賣點。

雞排店換成研究者,就是專題研究的寫照,「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」。

(4) 提出假說

預想雞排店開張後會發生的大小事,以及因應之道。

研究目的是什麼?預期得到什麼結果,想清楚了嗎?初步假設可能結果。

(5) 設計實驗

雞排店開張,好戲登場。

設計實驗如何進行,方法在實驗室可行嗎?同時考量儀器、經費、時間、精力…,投入的成本值不值得未來的產出?沒有更好的方法嗎?希望得到哪些數據,實驗步驟是什麼?在實驗正式開始前得一一規劃好,否則一團亂開始實驗,只會走更多冤枉路。

走了一大段路,終於走到這裡。若是老師或是學長姐全權主導專題進行,那實作專題可能是從這步開始的,或者說是這步的一半,因為連實驗架設都安排好了,只負責收集數據,那前面箇中滋味沒機會體驗,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實驗,不失可惜,唉~

(6) 分析實驗數據

雞排店開張一陣子,是時候來統計營收、支出、人力、物力等營運情況。

數據收到了,分析和實驗前想的是否相同。一堆數字,不同人來看結果不同,沒有規則可循,因為不同實驗數據不同,分析的點自然各異,那怎麼分析呢?憑的是從小到大累積的知識,教科書裡的老古板挺有用的,誰能看出數據背後更多的真面目,就看誰過去打的底較穩固。

(7) 討論並提出結論

從統計得到的營運狀況分析,分析雞排店的走向,是否有須改善之處,準備開張雞排店2.0,或是倒店。

實驗得到的結果和假說相同嗎?有沒有意外的發現呢?研究方向是否需要改進,值得進一步研究嗎?

(8) 形成學說

要是雞排店生意興隆,準備擴店啦,食材、人力、物力一一標準化,開分店賺大錢囉!

科學研究要形成學說,通常得經過其他科學家重覆驗證而認定沒有錯誤,進而被接受成為學說。這對實作專題來說近乎不可能,那實作專題的目標是什麼呢?大概就是成果發表,即便還沒到期刊發表等級,而是在學術會議發表,對還是大學生的專題生們,都是極大的肯定!

雞排店當然不會一開就賺大錢,實作專題當然不會順順利利直衝成果發表,當中還有各種經歷等著親自走過者慢慢品嚐體驗,上面提到的步驟不停反覆都合情合理。「做研究就是這樣!」老師、實驗室學長姐習以為常的大小事,第一次遇到的專題生的反應是「哇!」

大學的每件事都將讓你大讚「哇!」,別再猶豫,勇敢去闖!由你「玩」四年,還嘆不夠長!

參考資料

1. 《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》。臺南,南一書局。

2. 【機器人講堂】怎麼定義「這是一台機器人」?

3. 一首歌,學會那些過年習俗

4. ETtoday/新聞雲博士雞排番外篇/父親盼他穿水水等領薪水 他為何不聽

5. 清華大學電機系網站

作者/林毓淇在田徑場追夢的工程師 / 相信,毫無保留的衝吧!

--

--